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28 12:22:45

金融硕士专业的发展历程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Finance ,简称 MF)是经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的专业学位,从2011年开始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生。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充分了解金融理论与实务,系统掌握投融资管理技能、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
  金融专业主要的方向可分为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两大方向,前者侧重对金融工具的运用,后者关注货币与宏观经济运行,学生主要就业于商业银行、投资咨询机构、大型国有或外企公司、保险、政府监管机构等。目前整个中国金融业仍处于起步阶段,高端的金融人才紧缺,行业平均收入约10万元左右。且金融行业接触面广,对自身的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发展历程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Finance”,简称MF,金融硕士项目主要培养具有坚实金融学理论基础和较高应用技能的专业人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现代计量分析手段解决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既了解国际金融业的前沿发展,又能密切联系中国的实践,具备比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潜力,可以适应金融管理部门、各类金融机构和研究机构的工作。
  设置专业学位的目的在于“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按照《中国改革和教育发展纲要》的精神,为了拓展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规格,加快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1991年以来,针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0年日通过了金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 时至今日,已有75所重点院校招收金融硕士专业学员。当前国家教育改革的整体思路之下,未来专业学位的比例将不断提升。在国家已经在招生名额,教育资源,财政支持上给了金融硕士教育巨大的支持,这一趋势未来会更加明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融硕士专业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