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28 12:20:30

2015考研金融学基础知识(22)

  下文是金融学基础知识点,关于现代货币的一些知识点,希望广大备考金融硕士的考生们认真复习,努力备考,争取考试的成功。
  二、存款货币的创造
  (一)现代银行创造货币功能
  1. 银行在调剂货币资金余缺和组织互结算的基础上,发展了发行银行券和创造存款货币的功能
  2. 银行券的发行逐步集中于中央银行;现代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功能体现为创造存款货币
  (二)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1、原始存款,是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现金存款以及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现及再贷款资金形成的存款
  2、派生存款,是指由银行的贷款和投资活动而衍生出来的存款
  3.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的区别
  • 来源不同,原始存款属于基础货币,来源于中央银行;派生存款由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直接创造,来源于商业银行
  • 与基础货币的关系不同,原始存款是流通中的现金向存款货币转变,不引起社会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派生存款的变动直接影响社会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 二者的地位不同,原始存款决定派生存款
  (三) 铸币制度下存款货币派生过程
  1. 设A银行吸收到客户存入10 000元铸币;根据经验,保存相当于存款额20%的铸币即足以应付日常提取铸币需要。那么,A银行即可把8 000元铸币贷给乙。A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2. 乙将8 000元铸币支付给丙,丙把铸币存入自己的往来银行B,按照同样的考虑,B银行留下20%的铸币即1 600元,其余6 400元铸币贷给客户丁。这时,B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3. 如此类推,从银行A开始至银行B,银行C,…,银行N,持续地存款贷款,贷款存款,则产生这样的结果:
  4. 这里有:⑴原始存款R、⑵贷款总额L、⑶经过派生后的存款总额(包括原始存款)D、⑷必要的铸币库存对存款的比率r,这四者的关系可表示
  (四)现代金融体制下的存款货币创造
  1. 类似于库存铸币的准备
  • 银行对于吸收的存款要准备一部分银行券,以保持存款的客户提取现金
  • 支票结算中银行之间的应收应付差额则已完全不需要用银行券结清,只需要通过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进行划转
  2. 各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称作准备存款
  • 由国家规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对该银行所吸收的存款总额的比率,为法定准备率
  • 超过法定比率部分为超额准备率
  3. 一个无现金的支付流转模型下,存款货币创造
  • “原始存款”来源:
  存款货币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
  客户收到一张中央银行的支票——比如由国库开出的拨款支票——并委托自己的往来银行收款
  也可能是客户向存款货币银行出售外汇并形成存款,而银行把外汇售与中央银行并形成准备存款
  • 派生存款的过程
  举例
  ⑴假设A银行的客户甲收到一张中央银行的支票,金额为10 000元;客户甲委托A银行收款。从而A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增加10 000元,而甲在A银行账户上的存款等额增加10 000元。
  ⑵A银行吸收了存款,从而有条件贷款。设法定准备率仍为20%,则A银行针对吸收的这笔存款的法定准备金不得低于2 000元。如果A银行向客户乙提供贷款,按最高可贷数额是8 000元,则A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⑶当乙向B银行的客户丙用支票支付8 000元,而丙委托B银行收款后,A银行、B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⑷B银行在中央银行有了8 000元的准备存款,按照20%的法定准备率,则它的最高可贷数额为 6 400元。向客户丁贷出6 400元后,则B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⑸当B银行的客户丁向C银行的客户戊用支票支付6 400元的应付款,而客户戊委托C银行收款后,B银行、C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⑹ C银行在中央银行有了6 400元的准备存款,按照20%的法定准备率,则它的最高可贷数额不得超过5 120元。如向客户贷出,则C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⑺当C银行的客户己向D银行的客户庚用支票支付6 400元的应付款,而客户庚委托D银行收款后,C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⑻如此类推,存款的派生过程如下表:
  ⑼存款货币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4. 派生存款模型
  用ΔD表示包括原始存款在内的经过派生的存款增加总额,ΔR 表示原始存款或准备存款的初始增加额,rd 表示法定存款准备率,则三者关系式如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考研金融学基础知识(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