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7 20:57:33

313历史学基础--民族关系

一、知识归类
  1、古代少数民族及其分布地区
  ⑴西周:犬戎活动在泾水以北和汾水以西地区。公元强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在淮河流域分布着淮夷。
  ⑵春秋:在我国北方分布着狄、戎,南方分布着越族。
  ⑶战国:北方和东北草原主要分布着匈奴、东胡;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活动着越族。
  ⑷秦汉:边疆地区只要生活着匈奴(北)、西域各族(西部、西北)和越族(东南)。
  ⑸三国:吴国境内的山越,蜀汉境内的西南少数民族(南中)。
  ⑹东晋十六国:自东汉末年开始,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内迁。他们居住在今天甘肃、陕西、山西以至河北、辽宁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
  ⑺唐:①突厥:6世纪中期,游牧在阿尔泰山一带,后控制东起兴安岭,西到里海的广大地区。②回纥:原住在色楞格河一带,8世纪中期,控制东起黑龙江,西到阿尔泰山地区。③靺鞨族:活动在黑龙江、松花江河乌苏里江流域,7世纪中叶后,黑水和粟末两部强大起来,黑水灾北,分布在黑龙江下游,粟末在黑水南部。④南诏:分布在云南西北洱海一带。⑤吐蕃:青藏高原。
  ⑻两宋:①辽:原居于辽河上游一带;契丹建国后,逐渐控制东到大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包蒙古大漠和黑龙江流域,南接河北、山西广大地区。②西夏:唐中期以来居住在宁夏、甘肃和陕西西北一带。③大理:控制云南。④金:原居黑龙江、松花江河长白山一带;灭辽后,进入黄河流域;1141年宋金议和,双方以淮水和大散关一线为界,线以北属金。
  ⑼元朝:蒙古建立全国性政权,少数民族内迁,汉族外欠,民族融合步伐加快。
  ⑽明朝:在漠北一带活动的是瓦剌和鞑靼,东北活动着女真各部。
  ⑾清朝:在全国分布着50多个民族。
  2、古代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
  ⑴十六国:氐族苻坚建立的前秦。
  ⑵北朝:北魏(鲜卑) 东魏 北齐
  西魏 北周
  ⑶两宋:①契丹:辽。②党项:西夏。③女真:金。
  ⑷元:蒙古建立全国政权。
  ⑸清:满族建立全国政权。
  3、少数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谓
  民族 匈奴 蒙古、女真 突厥、回纥 南诏 靺鞨 吐蕃 辽、西夏、金、清
  称谓 单于 汗 可汗 王 都督 赞普 皇帝
  4、少数民族的杰出首领及其活动
  ⑴孝文帝:实行均田制,迁都洛阳,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和民族大融合。
  ⑵松赞干布:①7世纪前期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强大的奴隶制政权,以逻些为政治中心。②与文成公主通婚,加强唐蕃关系。
  ⑶耶律阿保机:①统一契丹各部。②提倡农业。③逐步接受汉族封建文化。④仿照汉字偏旁创制契丹文字。
  ⑷元昊:①建立大夏国。②仿唐宋建立政治制度,推行科举制。③创制西夏文字。
  ⑸完颜阿骨打:①建立金政权,定都会宁(宋金和议后迁都燕京,改名中都)。②实行猛安谋克制。③1114年举兵抗辽,这是解除民族压迫的正义事业,符合辽统治下的各族人民的愿望。④金建立初年,创制女真文字
  ⑹铁木真:①统一蒙古各部,1206年在斡难河源召开忽里台大会上,被推举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建立。②实行领户分封制、护卫军制度,建立法制、创制文字。③发动对外战争,蒙古军队向西一直打到中亚、俄罗斯,向南打到印度河流域。成吉思汗分封诸子,建立钦察、察合台、窝阔台和伊利四大汗国。④1227年,在蒙古大军灭西夏前夕病逝。
  ⑺努尔哈赤:①他以赫图阿拉为据点经营30多年,用武力统一女真各部,并建立了兵农合一的八旗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②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③1652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加强对明朝的攻势。④1653年努尔哈赤进攻宁远,被明将袁崇焕击败,负伤而逃,不久死去。
  5、维吾尔、蒙古、满足溯源
  ⑴维吾尔:回纥(唐)→回鹘(9世纪中期)→畏兀尔(元)→维吾尔(清)
  ⑵蒙古:室韦(东胡语系)→蒙兀室韦(唐)→蒙古(元朝)→兀哈良、鞑靼、瓦剌(明)→漠南、漠北、漠西蒙古(明末清初)
  ⑶满族:黑水靺鞨(唐)→女真(契丹人称黑水靺鞨为女真)→满洲(明末清初)→满族
  6、历代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⑴秦:夺取河套,在此筑城置县;在珠江流域越族地区设置桂林、南海、象郡。
  ⑵西汉:汉武帝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在汉宣帝时设西域都护管辖今新疆地区。
  ⑶唐朝: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立800多个府、州、县,如在突厥地区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在靺鞨地区设立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等。
  ⑷元朝: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中原和新疆地区的联系加强。在云南设行省,在澎湖设巡检司,加强中央政府对云南、琉球(台湾地区)的管辖。
  ⑸清朝:①入关前,漠南蒙古已经归属清,漠北和漠西蒙古也臣服清朝。②1571年清朝平定葛尔丹割据势力,统一天山北路。清朝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在科布多设参赞大臣,直接掌管蒙古各部的军政大权。③1757年,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被清军迅速平定。1762年,清朝设立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④明初,朝廷在西藏设立卫所,建立僧官制度;清朝顺治和康熙册封达赖和班禅,建立金瓶掣签制度,雍正时期,清朝派驻驻藏大臣。驻藏大臣的设置,标志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⑤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改土归流”
  ⑴明朝:①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沿袭元朝的办法,在那里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允许其世袭。但他们必须忠于朝廷,按时向朝廷交纳贡赋,这就是土司制度。②永乐年间,西南地区的两个宣慰司叛乱,明朝派兵平定叛乱以后,改设贵州布政使司,从此贵州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③这种取消土司衙门,改由朝廷派遣流官直接统治的变革,成为“改土归流”。明朝的改土归流十分有限,西南绝大部分地区仍然实行土司制度。
  ⑵清朝:平定“三藩之乱”为清朝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创造了条件。1726年,雍正帝采纳大臣鄂尔泰的建议,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改土归流,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的割据纷争的状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7、汉族与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概况
  ⑴秦朝:迁中原人与越族杂居,中原铁器和先进技术传入越族地区;开灵渠,沟通湘水和漓水。
  ⑵西汉: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和胡萝卜等种子传入内地;西域学会汉族的铸铁和凿井技术。
  ⑶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各族与汉族互相学习双方生产技术;鲜卑政权学习汉族文化,采用汉族地主阶级统治制度。
  ⑷唐朝:①回鹘经常用马匹和皮毛换取汉族的丝和茶。回鹘在长安的商人达千人以上,与汉人通婚。长安和洛阳的汉人也喜欢穿回鹘服装。②渤海派人到长安学习,带回许多汉文书籍,并把土特产貂皮、海东青、人参、马、铜输入内地。③汉族工匠把手工业技术传到南诏,丝织业发展起来。建筑和艺术也有很高成就(如崇圣寺三塔)。④文成公主入藏后,带去了蔬菜种子、手工业品和医药、生产技术方面书籍。以后,又有许多酿酒、制磨、造纸墨的工匠来到吐蕃,养蚕技术也传到那里。⑤唐末契丹人逐步学会了种田、纺织、冶铁、煮盐和建筑城郭、房屋,开始农耕和定居生活。
  ⑸北宋:澶渊之盟后,北宋在边境雄州、霸州等地设立榷场,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马、羊、骆驼等。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术传到辽。
  ⑹元朝:黄道婆向黎族人民学习棉纺织技术,改革棉纺织生产工具。
  ⑺明朝:鞑靼俺答汗与明互市,修建呼和浩特城。
  ⑻清朝: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边疆得到进一步开发。
  8、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概况
  ⑴春秋:华夏族与周边各族接触频繁,加强了联系。
  ⑵三国:蜀汉统治下的西南少数民族同汉族人民有了更多的接触;吴国境内的山越族前出山区,与汉族共同开发江南地区。
  ⑶西晋:五胡内迁,同汉族之间联系日益密切。
  ⑷南朝:随着北方人民南迁,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迅速,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开发。
  ⑸北朝: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那里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⑹两宋: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各族人民联系进一步加强。
  ⑺元朝:汉族人民大量迁居边疆地区,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开发了边疆,促进了边疆经济的发展。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东南,同汉族杂居,加强了民族融合。辽金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族融合。在元朝已被成为“汉人”。唐宋以来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与汉、蒙、畏兀儿等民族杂居、通婚,开始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⑻清朝:境内生活着50多个民族,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二、若干问题
  1、中华民族的含义与中华民族的形成
  ⑴含义: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古往今来居住在中国领土上的各民族总称为中华民族。“中华”在历史上曾专指汉族,这是由于中华与华夏有关。到了近代,产生了“中华民族”这一词汇。
  ⑵形成:①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以中华族体和
  文化为中心,周围边疆族体和文化不断和中原文化交流汇聚,使中原文化不断丰富,族体不断壮大;中原
  文化和族体不断向边疆扩散,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输送到边疆,中原与边疆互相交流,不断丰富,
  逐渐形成和发展成为共同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统一体。②从春秋到战国,是中国从奴隶社会想封建社会
  转化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民族矛盾激化,长时间的接触和斗争,使矛盾化解而走向融合。③秦始皇结束
  了战国时代地方割据、诸侯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国家——秦王朝。七雄兼并实
  质上是华夏民族的统一过程,民族融合促进了华夏民族共同体的稳定与壮大。“秦人”成为中华民族的代
  名词。汉代继承秦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更加强大。在汉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
  中,汉朝之名遂被其他民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以汉族族称的确定为标志,华夏族经过交流、结合并融
  合其他民族,形成了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汉族。④汉族形成后,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文化、科学技
  术迅速发展,民族意识增强,人口迅速增多。千百年来,不断有其他民族的一部分乃至大部分融合于汉族
  当中。这种融合,主要方面是汉族人吸收其他民族而更加发展壮大,同时也是相互吸收,中华民族联结成
  一个整体。⑤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各民族互相吸收、共同创造的基础上,强盛的唐代经济文化迅速
  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繁荣兴旺,汉胡长期杂居混处,渐渐融为一体,最终形成多民族一体化的心共同体
  ——唐人。⑥辽宋夏金时期,虽然民族关系相当紧张。但契丹族建立的辽和女真族建立的金,进一步开发
  和巩固了祖国东北边疆,把东北边疆与华北、中原练成一片,扩大了民族文化交流,发展了经济。⑦元朝
  和清朝曾实行过民族歧视政策。但是,元代全国政治上的统一,加强了南北之间、内地与边疆之间的经济
  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明朝统治时期,满族逐渐壮大起来,建立清朝,并入关统一全国。通过一系
  列措施,巩固了祖国边疆,团结了中华民族。⑧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新纪元。
  2、古代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
  民族间经济发展的矛盾和统一,构成了民族关系的本质特点。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民族之间各种形式的联系、影响和交往,以及在2000余年封建时代的战与和、分裂与统一、同化与融合等,几乎都与有无相同的经济联系和经济以来有关。
  汉族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分不再中原地区。这里气候温和、地势平坦、雨水充足、土地湿润,宜于农作物生长。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周边地区,这些地区是以高原、丘陵、大漠或森林等自然地理为特征的广阔地带,由于地理环境的制约,少数民族只能以游牧、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
  由于农业民族和游牧民族生产方式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各民族为了发展经济谋求生存,需要不断扩大经济往来,与其他民族进行经济交流。民族间除正常的经济交流外,因各民族的地域、语言、文化、生活习俗等地隔阂,特别是私有制社会性质的制约,常常不能用平等交换物资的方式进行交流,于是便诉诸武力,以掠夺的方式来满足经济上的要求。民族间的矛盾、战争由此发生,
  民族间的战争并不代表各族人民的意愿,而是统治者为各自的需要发动的。游牧民族对农业民族的掠夺构成了中原王朝的“边患”。中原王朝以正统自居,对周边民族用“剿”和“抚”的两种手段处理民族关系。
  3、古代民族关系的主要类型
  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发生和演变,总是同不同民族建立的国家政权紧密相连的。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主要有两种:一是同一国家内部的民族关系。二是不同民族统治国家之间的关系。
  4、古代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
  历史上民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以战与和的形态表现出来,自先秦到明清,这两种形态交替或并存,一直贯穿民族关系的始终。
  ⑴战争形态,主要包括:民族掠夺战争;民族政府战争;平定民族叛乱战争;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国内民族抵御外来民族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等。
  ⑵和平形态,主要有:和亲;通贡;互市;会盟等。
  在古代历史上,虽然正义的民族战争在推动历史前进方面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战争代价太大,因此和平方式的交往成为历史哈桑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比较选择而经常、大量的采用的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基本形态。
  附:关于民族英雄,是指中华民族在抗击外来侵略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如戚继光、郑成功的等。
  5、不同民族政策与影响
  所谓民族政策是指统治民族对被统治民族处理关系的策略。总的来说封建统治者实行的是民族压迫政策,但在有些王朝,有些开明皇帝在位期间也实行过一些开明的民族政策。
  历史上开明的民族政策有: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南中地区实际上成为自治地区;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缓和了民族矛盾,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唐朝中央政府承认周边各族在政治上的“自治权”,不直接干涉各族内政,这些地区实际上成为唐朝的特别行政区;947年契丹改称辽后,实行“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以适应不同文明地区统治的需要,这实质上是古代的“一国两制”。
  历史上的民族压迫政策有:西晋王朝对内迁各族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元朝实行的民族分化政策;清朝入关后才过两年,开始强制推行一些民族压迫政策,其中主要有“剃发、衣冠、圈地、投充、逃人”五事,在战争中还有多次屠城事件发生。
  6、古代的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实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它是在不同民族间经常出现的经济、文化及生活习俗相互交流、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共同地狱、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生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的过程,是民族间的自然融合。
  民族融合的形式:①民族迁徙;②联合斗争;③友好交往;④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⑤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尤其实“和亲”、“册封”等政策促进民族融合;⑥兼并战争促进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的几次高潮:①第一次世春秋时期,通过战争的接触促进民族融合;②第二次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蜀国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关系,吴国迁山越族出山区,东晋时五胡内迁,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孝文帝改革,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③第三次是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尤其是元朝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并出现了回族。
  民族融合的特点:①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大家庭;②友好交往是主流,中心事扩大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③中华民族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④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国家统一,国家统一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因此它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⑤落后民族在政府先进民族后被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所同化;⑥各民族的特点、优点不断充实着中华民族。
  处理好民族关系的意义: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7、正确认识两宋时期宋政府与少数民族政权的三次“和议”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
  一、知识归类
  1、中国古代与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
  ⑴秦汉:张骞通西域之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虽然甘英出使大秦没有成功,但以后的交流提供了条件。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到中国,开创了中欧友好交往的记录。东汉日本倭努国王遣使来函,受到光武帝的赠赐。
  ⑵隋唐:我国东与朝鲜、日本,西与印度、伊朗、阿拉伯诸国有了比较频繁的商业交流和文化往来。日本13次派“遣唐使”来华;唐太宗时就与天竺见互派使者;651年(唐高宗时)大食遣使来华,此后百余年间来华使者多达30余次。
  ⑶宋元:我国的对外交往进入最频繁时期,那时的对外贸易东达朝鲜、日本,西至非洲一些国家。元朝时来大都得亚洲和东欧、非洲海岸的商队和使节络绎不绝。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华居住十几年,并流传有《马可?波罗游记》。畏兀儿族人列班?扫马,前往西亚和欧洲,成为我国第一位访问欧走各国的旅行家。
  ⑷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明成祖开始派遣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
  2、中国古代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Ⅰ经济交流
  ⑴两汉:①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绸、冶铸、水利技术都远播中亚、罗马和欧洲地区。②东汉时期,我国的铸铜和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朝鲜的果下马、檀弓等特产也运到中国,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这时也传到日本。
  ⑵唐朝:①中朝贸易往来频繁。②中亚、波斯的商人把胡椒、波斯枣、药品、香料、珠宝等输入中国;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灯也运往波斯,并从那里行销欧洲。③大食商人也到中国行上年;中国的造纸、纺织技术传到大食,再传到欧洲和非洲。
  ⑶两宋:我国对外贸易东达朝鲜、日本,西至非洲的一些国家。
  ⑷元朝: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大都市,泉州是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⑸明朝:郑和下西洋,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受到各国欢迎,郑和从西洋购得珠宝、香料、药材等土特产。
  Ⅱ文化交流
  ⑴中国文化的外传:
  ①科学技术:a.唐朝时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b.宋朝时,印刷术东传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促进了文化的传播。c.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d.元朝时,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到欧洲。e.唐朝时建筑技术传到日本;数学专着《缀术》传入朝鲜和日本,成为学校教材。f.明清之际,总结性的科技着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海外。
  ②生产技术:a.两汉时,冶铸技术东传朝鲜、日本,息产中亚、欧洲。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水利技术远播中亚和欧洲。b.唐朝时纺织技术传入朝鲜、阿拉伯。明朝时,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传入南洋各地。
  ③文学、艺术、体育:a.屈原的诗歌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唐诗传入朝鲜、日本。b.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在唐朝传入日本。
  ④文字:a.汉时,许多朝鲜人使用汉字。b.唐朝时,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了日本文字。
  ⑤思想:中国的儒家经典、汉代佛教传到日本。
  ⑵外国文化传入中国
  ①农作物品种:a.宋朝时,占城稻由越南传入中国南方。b.明朝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和烟草等传入中国。
  ②生产技术:a.唐朝时从印度传入熬糖法。b.明朝引进了欧洲的水利方法,记载于《农政全书》。
  ③科技:a.唐朝时,印度的天文、医学、历法知识传入中国。b.明朝时,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着作。
  ④艺术:唐朝时朝鲜的高丽乐、中亚的舞蹈、印度的绘画、雕塑、音乐、舞蹈艺术传入中国。
  ⑤宗教:a.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中原地区。唐朝僧人玄奘西游古印度,带回佛经600部,译出1300多卷,成为研究古印度的珍贵史料。b.伊斯兰教在唐朝时由阿拉伯人传入中国,在各地建立起一批清真寺。c.景教——基督教在唐朝时从西亚传入中国。明朝后期,更多的传教士来华。d.祆教、摩尼教在隋唐时也由西亚传入中国。
  3、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商路
  ⑴秦汉:以陆路为主。当时中国的丝绸等物品主要通过丝绸之路运到西欧各国。与此同时,海上丝绸之路也已开辟。
  ⑵隋唐:分海、陆两路。海路从广州出发,经马来半岛、印度可到波斯湾,唐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朝鲜、日本。
  ⑶两宋:陆地丝路中断,夏、辽政府将岁币经内蒙西运,出现了又一条北方丝路。特别是南宋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外贸易,中国的丝绸、瓷器大量输出日本、朝鲜和非洲的一些国家,换回外洋货物。
  ⑷元明清:元朝水陆两条丝路并进。明朝初期海运船队远达东非和红海,中西贸易兴旺一时。清朝康熙以后,闭关锁国,只准广州一地接待外商,海上丝路不畅。4、
  4、古代促进中外友好交往的代表人物
  ⑴张骞:通西域后开通丝绸之路,开辟了中西交通新纪元。从此中国文明不断传到西方。
  ⑵甘英:97年受班超之派出使大秦未成功,但到达西亚波斯湾。
  ⑶安敦:166年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这是中欧友好往来的最早记录。
  ⑷鉴真:唐朝高僧,六次东渡日本最终成功,在日本居留十年,传播唐文化。
  ⑸阿倍仲麻吕:日本人,唐太宗时来华学习,取名晁衡,汉文诗写得不错,与李白、王维建立友谊。
  ⑹玄奘:唐朝高僧,唐太宗时期取天竺研究佛经,促进中印非文化交流。
  ⑺马可?波罗:意大利人,元世祖时来华,居住十几年,并流传有《马可?波罗游记》。
  ⑻列班?扫马:畏兀儿族人,前往西亚和欧洲,成为我国第一位访问欧走各国的旅行家。
  ⑼郑和:1405—1433年七下西洋。
  ⑽利玛窦:欧洲传教士,明朝时来华,带来欧洲的科技着作。
  二、知识深化
  1、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开始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目的
  当生产力发展进入铁器时代后,中国才有同外界交往的可能,开先河的是秦汉王朝。
  因此,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主要目的:①传播中国文化,宣扬中国声威,扩大在海外的影响,梳理大国的形象。②发展贸易,丰富自己的经济生活,经济互补互利。③学习外国文化,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进步。
  作为封建王朝,开展对外交往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但我国古代开展对外关系是与近代西方殖民者以商业为目的、抢占殖民地和商品市场有根本区别的。
  2、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条件和途径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条件包括: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发达,对外交通畅通,政府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等。
  渠道和途径有:一是通过官方和民间的贸易途径,对外贸易往往伴随着文化交流。二是官方派遣使节和留学生。三是宗教传播,如佛教徒鉴真、玄奘,意大利教士利玛窦等。四是战争。如成吉思汗的西征。
  3、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阶段特征
  我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汉唐时期,以陆路为主,这时经济重心还在中原。二是唐代至明清,以海路为主,这时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加上五代辽宋夏金时期北方多战乱,也由于指南针的用于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等。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突出特点是:重礼仪和友谊,进行平等友好交往。
  4、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发展趋势
  我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发展趋势是由开放到闭关。从汉代到明朝前期,基本上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促进了我国和其他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丰富了物质和精神生活,加强了对外联系,提高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明朝后期至清朝前期,由于我国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也由于倭寇的危害限制对外贸易,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我国日益落后于西方。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国兴,闭关国衰”
  5、中国古代贸易的特点
  ⑴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
  ⑵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主,而以加强友好往来为主。
  ⑶外贸伴随着文化交流。
  ⑷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形成回族。
  6、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
  自汉朝至明朝,我国一直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到了明末清初我国统治阶级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闭关锁国”这一名称,并不见诸于任何官方文献和私人着述,是后人对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前实行的一系列对外政策加以概括而得出的。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来华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场所、行动范围、华夷交往等作出限制;设立公行制度,包办一切进出口贸易的独占权,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清代闭关政策的形成并非是历史的偶然,一方面它是落后的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清朝统治集团民族狭隘性的表现,它惧怕国内汉人与外界勾结反清,从而威胁其统治。只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华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闭关政策在后期才具有维护国家主权的自卫性质。虽然闭关政策曾作为一种消极防御手段起到一些自卫作用,但对于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挥咱,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闭关锁国和狂妄自大是互相联结的,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与这种状态不无联系。
  附:明清的“海禁”:明代独立的官方朝贡贸易制度限制了海外贸易的正常发展;后来,为了防范倭寇,严禁民间入海“同番”,因此明代海外贸易始终被限制在较小范围之内,发展极不充分,影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清朝初期,为了防范郑成功等海上抗清力量,清政府实施“海禁”,对外贸易基本停顿;统一台湾后,放开了海禁,但外贸的组织形式是官府监督下的专利商制,即由一些国家特许的大商人组成公行,垄断外贸。由于封建自然经济的统治,加上统治者的自大,外贸受到极大限制。乾隆时期,由于西方殖民者的非法活动增多,清政府的对外贸易越来越限制严格。加上18世纪以后国内出现许多社会危机,请王朝由盛转衰,更惧怕民间接触会加剧国内不稳定因素,越来越走向闭关自守,导致了航海业的刷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缓慢,中国社会陷入了闭塞、停滞的困境。
  7、对郑和下西洋的认识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对外关系史上最重大的事件,有其积极和深远的影响。但也应看到: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首先从政治上考虑,并非经济上考虑,其本人也不主张发展海外贸易,所作交换只是供宫廷享用,与赢利性的海外贸易有根本不同。而且下西洋这种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随和明朝的国力衰退,航海壮举也随之消失。
  8、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给我们的启示
  ⑴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和民族的落后。
  ⑵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者存,逆历史发展潮流者亡。
  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
  ⑷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往地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313历史学基础--民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