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28 12:07:44

会计硕士备考经验分享

  本人背景:工作两年快三年了,高中毕业以后就出国读的本科,一直在证券行业做研究,分析。也就是看上市公司的研究报告进行分析。同事都是研究生(本人是 有关系进去做的研究)。虽然说学术上没觉得有差距,但是不是研究生总是心里一个坎。并且也想考注会。就在二月份辞职在家复习注会。开始mpacc备考……
  数学: 机工版 数学分册和辅导班用书
  我是理科出生,高中数学不差,应该说就是一个知识点回忆的过程,包括数与 式,数列……公式等等的一个会议。我是每上课总结一章的知识点就做一章的练习题。整个复习差不多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辅导班上课总结,跟着上课的进 度走,机工的书练习和辅导班的练习册跟着做。这个时候我就有纠错本了,不会做的和做的时间比较长的题目都有了一个摘录(事实证明这个纠错本在最后非常有 用)。第一阶段差不多是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的样子,知识点都过了一遍了。个人做的知识点不多,比起以前的读书来说,考的也都不深,典型的例题要熟悉。
  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复习我就等下总结的时候再说了。
  逻辑:机工版逻辑分册 孙勇著 辅导班用书(下面辅导班用书我就不写了)每门课我都是有用的。
  在上课的时候老师也是孙勇,于是就买了这本书。总的来说书上的题目很多,但是很多事gmat的 翻译题。和中国人自己出的题目有出路,不过知识点总结的是好的。逻辑个人觉得是一个语文的阅读理解和熟能生巧的过程。逻辑分两类:形式化逻辑和非形式化逻 辑。个人觉得形式化逻辑是一定要对的。因为它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和数学一样。属于比较好难的分数。至于非演绎类的题目,要看你和出题老师的契合度,有的 时候两个人想法不一样,错一两题也是很正常的。逻辑的题型整理很重要。每种题的解题技巧要熟悉。
  形式化逻辑:要熟练到可以将题干分解成简单的字母推理形式。
  非形式化的逻辑就要清楚怎么样的选项长的像正确选项。个人总结:因果倒置首选,出现题干关键词首选。同时有两个或三个选项都是削弱或者加强的时候,题干关键词就非常有用。一般正确选项都是出现了题干关键的主谓宾。注意数字。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等……
  写作:机工版写作分册
  写作分成两块,论证有效性分析我并不怕,因为考了gmat。觉得这个很简单,只是要重新将脑子里的英文整理成中文。但是论说文是我的弱点。高中毕业出国后就没写过中文,全是写的英文,包括上班的时候因为海外背景工作也是英语用的多。我的论说文被老师最开始说成像是英语翻译,那是有多悲剧。
  所以对于作文我要求不高,不要拖后腿就是谢天谢地。复习方法是总结这些年的真题,每一题都立意。写提纲,脑子里自己展开论述。然后写了近4年的真题作为练习。平时看看南方周刊和名人名言。背了一些名人名言和名人故事。这个还是有用的。一个故事可以多个角度来用。
  至于小作文,因为是强项。就把近5年的真题都写了一遍,并且给辅导班的老师改过,都说没问题。就没花太多的时间。
  英语:
  英语是本人强项,高二的时候就雅思就考了6.5。留学的时候也考了gmat和gre。所以时间花的很少。辅导班的课也基本没去。
  但是学习英语的方法还是可以说下的。
  背单词:英语的基础,不肯背单词,英语是肯定学不好的。我背单词的方法就是曲线记忆法,当初考gre的时候学得。一天一到两个list,第二天背前三天背的list都重新复习一遍,再背新的。每天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一定要保证。同时我背单词是一定会发出声音。。不然记忆效果差很多。这个不用学习,因人而异。
  曲线记忆法还是很有用的,至少我学英语下来是保持住的。
  阅读理解:本人很悲催,阅读没有一个字看不懂。但是最开始做题要错六题,别人不是都能看懂错的比我少。
  后来是总结之后发现中国考研的阅读也考了一定的逻辑,和雅思还有国外的考试有比较大的区别。国外的考试正确选项就是原文出现的东西。而考研英语不同,正确选项往往是原文的原意转换。和原文字一摸一样的反而是错误选项。
  做英语阅读的时候总结了一套方法,错误选项和正确选项的特征。
  正确选项:原文转换或者是推理。
  错误选项:1.逻辑错误,原文讲 a做了b。选项说b做了a。
  2.过度的推理,原文说a可能做了b。选项说a一定做了b。
  3.错误选项的干扰都在正确选项定位句子的上下一两句位置。
  经过正确选项和错误选项的分析,正确率就高了,找到规律以后基本阅读顶多错两题。

kytwo 发表于 2016-7-28 12:41:45


  翻译:翻译没怎么准备,每次都是拿来就翻。
  写作:小作文看了一下文章类型也没有准备太多,因为都是以前国外生活写的东西。就没花时间。
  大作文:同上,经过雅思等考试。。这个作文就没仔细看。
  第二阶段:个人觉得第二阶段非常重要,是飞速提升的过程。在此就觉得辅导班很有用了,辅导班有一个模拟考试阶段。就是模拟真实考试。星期六早上八点半开始到12点综合,下午英语。
  本来综合的考试就很拼速度,在这个阶段就找到了自己的做题step。个人做综合是先写一篇小作文,然后数学逻辑。最后大作文。
  小作文控制在20分钟以内搞定,数学一共最多花60分钟。不会做的如果三分钟没做出直接画圈圈下一题。然后逻辑在30-40分钟搞定。接着20分钟大作文(本人写字速度很快)。最后回头开始做数学留下的题目。一般这个时候心情就很坦然了,因为大头都搞定。数学不会做的都能做出,如果能多出点时间呢,还可以慢慢的检查。
  在模考的阶段好处是:总结了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心态很好。真正考试的时候基本不怕了,同时也总结了自己的弱点。太粗心,两次辅导班的模考都有填涂卡填错,于是真正考试就很认真的对了填涂卡N遍。辅导班的模考第一次卷子比较难,拿了220.第二次同学都说卷子很简单,结果我还是220.发现自己对于简单的太过于轻视。在正式考试也注意了下,正式考试就是发挥最好的一次。
  对于第二阶段,数学的要求和之前就不一样了,要求速度。像代数题啊,数列 题啊能代特殊值的果断特殊值,不要自己去推了。应用题列出式子也直接代选项。求速度。求正确率的时候。有些人觉得特殊值是偷鸡摸狗。但是个人觉得综合考的 是能力,能越快越对做完何乐而不为,当然可以回家慢慢做那些之前不会的题目。不过正式考试就不要那么纠结了。
  逻辑也一样,培养速度在这个阶段很重要。个人觉得自己的优势在速度。基本综合是两个小时20分钟做完。40分钟给我检查和查漏补缺的。正式考试也的确检查出了错误。
  模考阶段的英语就是培养一口气读五篇阅读的耐心,我是很难一屁股做那么久。因为那个时候已经怀孕5五个月了。坐不下来了,上厕所是必须的。注意力也没有以前好,宝宝对自己影响还是很大。
  第三阶段:真题,查漏补缺。其实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我是重复的。我最宝贵的就是真题,所以放到最后才做。英语的真题我反复看了10遍起码有的。每一个选项都看的仔细,正确的定位在哪里,错误的干扰是怎么干扰的。包括每一个一词多义都仔仔细细查了出来它的用法。最后考试的时候就觉得错误选项在我眼里都是钉子。
  数学的真题和逻辑的真题也很有参考意义,差不多知道考试是5道比较难得题目,心态要好。这些题目最后放着慢慢做。逻辑在自己做真题包括10月份的题目的时候就发现形式逻辑的增多,着重复习了下。果然被我猜对了。
  这一阶段个人不介意做其它题目了,真题为王。每套真题我起码是总结了无遍。不是记个选项。是抓出题人的思路。
  之前我也说了数学我做了纠错本,考前一个星期数学我就看纠结错,英语就是真题的阅读理解继续一遍遍看。逻辑也没做新题,整理各种题型和解题方法。
  总结来说:辅导班价格是高,但是个人觉得对我这种短期备考来说很有用,因为来帮我剔除了所有无用信息。数学和逻辑直接的知识点对本人很有效果。而且有人一起备考不会因为倦怠期松懈。一起上课的是MBA的人,对自己人际交往还是受益匪浅。当然自己平时在家备考十分重要,一两天不看书就整个不在状态。请各位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会计硕士备考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