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法律硕士考研专业基础课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A 国公民甲在我国境内抢劫 A 国公民乙后逃回 A 国,被 A 国法院判处监禁。甲刑满后来我国,我国法院对甲的上述抢劫行为行使管辖权,是基于( )
A 、属人管辖原则 B、属地管辖原则
C 、保护管辖原则 D、普遍管辖
2.甲将自己亲生的婴儿以 2 万元价格卖给他人。甲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甲的这一
认识错误属于()
A 、法律认识错误 B、对象认识错误
C 、客气认识错误 D、手段认识错误
3.行为人因不能抗拒的原因而引起损害结果的,不是犯罪,这是由于行为人( )
A 、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没有认识 B、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没有预见
C 、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不存在故意或者过失 D、不具备犯罪的主体条件
4、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单位犯罪都是故意犯罪 B、单位犯罪都是以单位牟利为目的的
C 、单位犯罪都采用双罚制 D、单位犯罪也可以只处罚自然人
5、下列情形中,属于犯罪预备的是( )
A 、甲买回剧毒农药企图杀害妻子,后念及妻子多年情分,悄悄将农药处理掉了。
B、乙以出卖为目的,买到一婴儿后,但尚未出手即被抓获
C 、丙尾随从银行取款出来的刘某意图抢劫,在小区入口处被保安阻拦
D、丁乘某女不备,将其扑倒,意图强奸,却被该女制服
6. 甲想杀死乙,从远处向乙开枪射击,致乙重伤。甲的行为符合
A.标准的犯罪构成 B.修正的犯罪构成
C.基本的犯罪构成 D.派生的犯罪构成
7. 根据刑法规定,减轻处罚是( )
A、判处法定刑中比较轻的刑罚
B、判处法定刑中最轻的刑罚
C、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D、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8. 下列关于数罪并罚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数罪并罚时采用限制加重原则
B、并科原则可以适用于附加刑和管制
C、数罪中有被判处死刑的,对主刑应采用吸收原则
D、限制加重原则只适用于有期徒刑
9. 甲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与售票员发生争执,气愤之下举起随身携带的铁锤猛砸汽车车窗,致车窗玻璃破碎、车窗变形,造成经济损失 1万余元。甲的行为构成( )
A、破坏交通工具罪
B、故意毁坏财物罪
C、破坏交通设施罪
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10.甲伪造 10 万美元后,出售了其中的 5 万美金假币,还剩 5 万美元假币没有出售。对甲的行为应( )
A、以伪造货币罪定罪处罚
B、以伪造货币罪与出售假币罪并罚
C、以出售假币罪定罪处罚
D、以伪造货币罪与持有假币罪并罚
11.甲因与乙有仇,便捏造乙卖淫的事实,到处散布并向公安局告发,使乙受到严重精神伤害。甲的行为构成( )
A、诬告陷害罪 B、报复陷害罪
C、侮辱罪 D、诽谤罪
12.下列行为中,构成招摇撞骗的是( )
A、甲假冒某省电视台记者骗取他人钱财,数额较大
B、乙冒充工商局副局长玩弄多名女青年
C、丙冒充国有公司总经理玩弄多名女青年,并致两人怀孕
D、丁冒充某大学招生办主任骗取他人钱财,数额较大
13.下列行为中,应当以盗窃罪定罪处罚的是( )
A、甲窃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数额较大
B、乙谎称张三委托其保管的名贵字画被盗,将该字画据为己有
C、丙多次潜入陵园窃取骨灰
D、丁捡到信用卡后,在柜台上试中密码取款,数额较大
14.甲因非法经营罪被判处缓刑,在缓刑考验期内去外地参加传销活动(尚不构成犯罪),监督机关得知后多次通知其即可返回,但甲以各种理由推脱拒不返回,情节严重。对甲应当( )
A、撤销缓刑,同时认定构成逃脱罪,两罪并罚。
B、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C、重新确定缓刑考验期。
D、撤销缓刑,对原犯罪从重处罚。
15.某矿井在开采中瓦斯浓度超标,工人向矿主反映。矿主拒绝解决问题,并威胁不干活即开除,要求工人继续采矿,致3人窒息死亡,5人重伤。该矿主的行为应定为( )
A、重大责任事故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
C、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
16.甲与国有公司仓库保管员乙合谋后,由甲在乙值班时将库存物资运出。销赃所得 3 万元由二人平分。在本案中
A.甲、乙都构成贪污罪
B.甲、乙都构成盗窃罪
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贪污罪
D.甲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乙构成盗窃罪
17.甲报复杀害其仇人乙,在农贸市场将自制的爆炸装置点燃后掷向乙,致乙重伤,并造成三名菜农轻伤。对甲的行为应定为
A.故意杀人罪
B.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
C.故意伤害罪
D.爆炸罪
18.国家工作人员甲与普通公民乙相互勾结,由乙接受他人财物,由甲为行贿人谋取利益。甲、乙的行为
A.属于必要的共同犯罪
B.属于任意的共同犯罪
C.属于特殊的共同犯罪
D.不成立共同犯罪
19.下列行为中,应以故意泄露国家机密罪定罪处罚的是
A.公安机关办案人员甲打电话告知犯罪嫌疑人张三将对其执行逮捕的机密,张三听后随机
潜逃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乙接受国外情报机构收买,为其提供所掌握的国家机密
C.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丙未经许可,私自出售本单位保密的专有技术配方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丁为筹措儿子的留学费用,将掌握的国家秘密出售给境外媒体
20.下列行为中,应以抗税罪定罪处罚的是
A.企业负责人甲指使财务人员拒不进行纳税申报
B.公司经理乙在税务人员来征缴税款时指使职工暴力抗拒,致该税务人员重伤
C.公司财务人员丙在税务人员来征缴税款时将账簿隐藏起来,拒不交出
D.企业负责人丁在税务人员来征缴税款时拒绝缴纳,并指使职工砸坏征税工作车辆
21.下列选项中,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是
A.7 个月的胎儿
B.满月的婴儿
C.会画画的猩猩
D.被诽谤的死者
22.公民因飞机失事失踪的,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其死亡的时间要件是
A.飞机失事发生之日起满 2 年
B.政府公布失踪人员名单之日起满 2年
C.飞机失事发生之日起满 4 年
D.政府公布失踪人员名单之日起满 4年
23.甲与乙约定:“甲的儿子如果去外地工作,甲乙之间的房屋租赁合同即行生效。”这一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为
A.消极的解除条件
B.积极的解除条件
C.消极的延缓条件
D.积极的延缓条件
24.甲欲按乙公司寄送的价目表上的报价购买某型号电脑一台。某日,甲委托朋友丙转告乙公司其购买意向。在民法上,丙是甲的
A.代理人
B.代表人
C.传达人
D.居间人
25.出租人甲将房屋交给承租人乙占有使用,乙对该房屋的占有属于
A.直接占有
B.间接占有
C.善意占有
D.恶意占有
26.下列选项中,属于所有权继受取得方式的是
A.先占
B.遗赠
C.添附
D.生产
27.人民法院在处理相邻用水纠纷时,对有过错的一方影响他方正常生产和生活的,应当责令其
A.赔礼道歉
B.消除危险
C.排除妨害
D.恢复原状
28.甲将一件名贵瓷器交乙保管。在保管期间,乙提出购买此瓷器,甲乙双方达成买卖合意。在买卖合同中,瓷器的交付方式属于
A.简易交付
B.现实交付
C.指示交付
D.占有改定
29.下列合同中,当事人可以行使留置权的是
A.行纪合同
B.买卖合同
C.租赁合同
D.委托合同
30.债务人将其债务转移给第三人的生效条件之一是
A.通知债权人
B.债务人充当保证人
C.取得债权人的同意
D.向债权人提供抵押物
31.在乙招标方式订立合同时,下列行为属于承诺的是
A.投标
B.定标
C.开标
D.招标
32.2007年 12 月 31 日,甲被人打伤,但直至 2008 年 4月 30日,甲才得知凶手是乙。2008年 12 月 5 日至 2008 年 12 月 14 日,甲因所在地发生地震,无法与外界联系。甲向人民法院起诉不丧失胜诉权的最后日期是
A.2008 年 12月 31 日
B.2009 年4月 30 日
C.2009 年5月 10 日
D.2010 年 5月 10 日
33.甲与乙定力买卖合同,约定甲于 10 月 10 日交货,乙在收货后 10 天内付款。交货期届满时,甲发现乙有转移资金以逃避债务的行为。对此,甲可依法行使
A.先履行抗辩权
B.同时履行抗辩权
C.先诉抗辩权
D.不安抗辩权
34.自然人开始享有荣誉权的时间是
A.出生时
B.取得荣誉称号时
C.年满 18 周岁时
D.年满 18 周岁时病取得荣誉称号时
35.超市怀疑顾客甲盗窃超市的商品,保安将其带至办公室搜身,无果。甲因此郁郁寡欢。超市侵害了甲的
A.尊严权
B.身体权
C.健康权
D.名誉权
36.甲与乙约定:由甲从乙拍摄的照片中选择 150 幅,供出版之用。为出版的必要,出版社将甲选出的部分照片作了修剪。出版物封面标明:“甲著”,封底标明“乙摄影”。本案中
A.既侵害乙的保护作品完整权,也侵害乙的署名权
B.未侵害乙的保护作品完整权,也未侵害乙的署名权
C.未侵害乙的保护作品完整权,但侵害乙的署名权
D.侵害乙的保护作品完整权,未侵害乙的署名权
37.下列行为中,属于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是
A.甲(8 周岁)接受远房亲戚馈赠的现金 1 万元
B.乙(14 周岁)用压岁钱购买价值 2800 元的金项链
C.丙从某公司购买一辆无牌照的走私汽车
D.丁因受对方欺诈买回一部不能使用的手机
38.甲立有遗嘱,表示其遗产由独生子乙继承。乙因病先于甲死亡。甲死亡后,乙的儿子丙继承甲的遗产。这属于
A.遗嘱继承
B.代位继承
C.转继承
D.第二顺位继承
39.甲雇佣乙为自己的长途货车司机。乙在送货过程中,因重大过失致行人丙受到伤害。对丙的伤害应由
A.甲承担赔偿责任
B.乙承担赔偿责任
C.甲和乙承担按份赔偿责任
D.甲和乙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40. 甲邀请乙一同到河边钓鱼。当乙甩竿时,鱼钩挂在旁边裸露的电线上,乙当场触电身亡。经查,该输电线路属供电局所有。对乙的死亡应承担责任的是()
A.甲 B.乙
C.供电局 D.甲和供电局
二、多项选择题:第 41~5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41.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下列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的有( )
A. 甲将优抚资金 10 万元借给朋友购买股票,2个月内归还。
B. 乙将价值 10 万万的防汛物资借给朋友建造住宅,半年后归还。
C. 丙将教育专项资金 100 万元用作自己开办公司注册资本金,1 个月内归还。
D. 丁将救济款项 50 万元用于本单位购买高级轿车。
42. 下列行为中,以抢劫罪一罪定罪处罚的有( )
A. 甲采用暴力制服某首饰店门卫,劫取大量首饰后,担心被门卫认出而将其杀害。
B. 乙在抢劫某金店过程中,因金店门卫与之搏斗而杀死门卫。
C. 丙将某银行动钞车押运员打死后取走现金 100 万元。
D 丁抢劫一重病患者的治疗费用后,该患者因无钱治病而自杀身亡。
43.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行为方式有( )
A. 为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B. 为自己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C. 让他人为自己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D 介绍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44. 下列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中,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有( )
A. 以盗窃的方法获取他人商业秘密。
B. 以贿买的手段获取他人商业秘密。
C. 明知是他人盗窃来的商业秘密而收买。
D. 违反保守商业秘密约定,披露他人商业秘密。
45. 犯罪目的在定罪中的作用有( )
A. 决定某些犯罪的成立。
B. 决定故意犯罪的既遂。
C. 决定某些犯罪的性质。
D. 决定是否成立共同犯罪。
46. 下列现象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有( )
A、甲被宣告死亡
B、乙参加朋友的婚礼
C、丙抛弃旧电脑
D、丁参加当地人大代表的选举
47. 下列请求权中,属于民事法律事实的有()
A、甲被宣告死亡
B、乙参加朋友的婚礼
C、丙抛弃电脑
D、丁参加当地人大代表的选举
48. 甲发现一头牛在自家田里吃麦子,便将其牵回家喂养,后牛生病请来兽医为其治疗,一个月后,乙发现自己的牛在甲牛棚,便向甲要求返回,甲同意返回,但是要求乙支付下列费用。乙应当支付的费用有( )
A、拾牛报酬
B、麦田损失费
C、饲料费
D、牛的治疗费
49. 下列行为中,侵犯专利权的有( )
A、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
B、从代理商处购买专利产品后,转售该产品的
C、从不知情而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侵害专利权产品的
D、在临时通过中国领海的捕鲸船上,使用中国专利技术加工鲸鱼产品的
50. 甲与乙在某影楼拍摄了一组婚纱照,未经甲乙许可,影楼将他们的一张婚纱照置于橱窗中招揽生意,一年后,甲乙发现影楼的侵权行为,起诉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人民法院确定其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根据为( )
A、侵仅人的获利情况
B、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C、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D、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三、简答题:第 51~54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
51. 简述防卫过当的成立条件。
52. 简述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
53. 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
54. 简述缔约过失责任适用的情形。
四、辨析题:第 55~56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16分。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
55. 请对“实施同样的行为,就应当以同样的罪名定罪处罚”这一说法进行辨析。
56. 我国民间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说法。请根据婚姻法和继承法中有关
家庭成员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规定,对这种说法进行辨析。
五、法条分析题:第 57~58 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民法理论。
57. 《刑法》第 26 条第 1 款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 试说明:
(1)犯罪集团的概念及其成立要件;
(2)主犯与首要分子之间的关系。
(3)主犯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
58. 《担保法》第 6 条规定:“本法所称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
试分析保证的特征、设定条件和效力。
六、案例分析题:第 59~60 小题,每小题 15分,共 30 分。
59. 人民法院查明成年人高某以下犯罪事实:
事实一:2001 年 7月 2 日高某在拐卖妇女过程中,将顾某强行奸淫,后又强迫其卖淫,7 月 9 日将顾某出卖。在7 月 20 日,高某还以出卖为目的偷盗两名婴儿,为防止婴儿哭闹,高某给婴儿喂了安眠药,因剂量不当导致其中一名婴儿死亡,另一名婴儿一直没有卖出去。
事实二:高某听说有人向公安机关举报了自己的上述事实,便带着 10 万元人民币,于2006 年 9 月 2 日晚找到该县公安局分管刑事侦查工作的副局长任某(任某为高某父亲的战友,与高家关系甚密),请任某帮忙。任某在收到钱款后答应“想办法”,后来任某找了个“理由”让办案人员对该举报材料进行了“技术”处理而没有立案。不久,任某调离了公安机关,高某因“事实”中的行为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主动交代了向任某送钱的事实。
(1)“事实一”中高某的行为应如何定罪处罚?为什么?
(2)“事实二”中高某的行为应如何定罪处罚?为什么?
(3)“事实二”中任某的行为应如何定罪处罚?为什么?
60. 甲将一栋楼房出租给乙,租期三年,一年后,甲向丙借款 100 万元,期限为一年,以该楼房作为抵押物并办妥相关抵甲登记手续,借款期限届满,甲无力偿还债务,丙遂向法院起诉,要求拍卖该栋楼房以实现抵押权,并主张优先购买权,乙得知后也主张优先购买权,经评估,该栋楼房价值 200 万元。
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
(1)乙是否享有优先购买权?请说明理由。
(2)丙是否享有优先购买权?请说明理由。
(3)如果案外人丁愿出价 300 万元,则丁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购得此房?请说明理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