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28 11:55:44

2016考研新闻传播理论知识冲刺梳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需要、动机与行为发生的关系
  需要→动机→行为→目的
  需要,是指生命体对某种目的的渴求和欲望。需要是行为得以产生的原动力。动机,是指人为满足某种需要而采取行动的念头。动机是基于需要而产生的,动机性行为都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动因,都是由动机而激发而形成行为。二是有目标,都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总之,需要时动机产生的动因,但不是任何需要都能成为动机,只有需要指向特定的目标,并且具备了达到这一目的的可能性时,动机才能形成,才会具备激发人的行为的动力,即当和需要相适应的客观条件出现时,愿望、需要才能成为行动的动机。
  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心理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生理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衣、食、住、行等。
  (2)安全需要,如人身安全、职业安全等。
  (3)社交需要,如友谊、情感、归属等。
  (4)心理需要,如自尊、尊重、权威、地位等。
  (5)自我实现需要,如胜任感、成就感等。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不同时期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不同,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时从外部的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考研新闻传播理论知识冲刺梳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