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28 11:54:01

2015新闻传播硕士考研哪家强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
  一、名词解释:循环日报、新新闻学、成舍我、廉价报纸、媒体公信力
  二、简答题:
  1.cnn创办情况及节目特点
  2.邹韬奋报刊活动及特点
  3.评析李普曼拟态环境
  4.简述媒介素养的定义和内涵
  三、论述题:
  1.五四业务改革
  2.两个舆论场特点及相互关系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
  一、简答:
  1.培养理论
  2.媒介伦理失范表现
  3.传播过程模式
  二、论述:
  1.地震灾难报道
  2.两个舆论场
  三、案例:湖南湘潭产妇舆论发展,谈谈看法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实务】
  【公共课】
  一、名词解释:隐性采访、延迟式导语、虚题、专刊
  二、短评:灾难报道中记者的心理准备
  三、论述: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真实性的挑战 以及如何核实信息防止新闻失实
  【广电】
  一、简述:
  1.广播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的特点,报道角度是什么?
  2.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要要如何选作角度
  二、透析中国两会的特点和新变化(侧重主流媒体在2014年的报道。)分析以微博、微信表达方式的社交平台对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黄远生、曾格事件、新闻话语权、“镜子我”、协同效应
  二、简答
  1.简述民国时期(1912-1916年)政党报纸大发展的历史背景
  2.简述“事实”与“真相”的区别与联系
  3.简述戴扬与卡茨关于电视新闻传播的“媒介事件”现象,并举一例进行阐释,报刊市场是否是多边市场,为什么?
  三、论述:“新闻的生产方式、传说方式会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不断变化,人们对新闻的需要却是永恒的”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传播组织扩张的动力有哪些?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
  一、名词解释:自我传播、新闻事实、谷登堡网络电视、苏报案
  二、论述:
  1.自律是新闻工作者自由的前提
  2.传播中的时间控制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
  一、名词解释:新闻选择、媒介融合、媒介的铺垫作用(priming)、时务体、《观察》周刊
  二、简答题
  1.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观点
  2.何谓新闻职业道德,如何理解我国新闻从业者遵守新闻职业道德的必要性
  3.大众媒介的新闻来源是如何影响新闻生产的
  4.《察世俗每月统计记传》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新闻是历史的来源”,在新媒体时代如何理解新闻与历史的关系
  2.何谓意见领袖,他们的特征是什么,他们在传播过程中产生怎样的影响,结合具体案例探讨意见领袖是如何引导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
  3.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的出版的中央机构报刊

kyone 发表于 2016-7-28 12:48:26


  【北京大学传播学】
  一、名词解释:舆论场、文化民工、威廉斯、斯科特、危机传播和风险管理、话语分析
  二、简答
  1.简述传播的传递观和仪式观
  2.发展传播学
  3.广电局两星一剧政策的影响
  三、论述
  1.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区别
  2.从传播学角度研究医患关系,设计研究方案
  【北京大学】(四选三)
  1.结合微博与微信的传播方式,论述社会化媒体对于建构社会关系方面的异同
  2.谈谈对互联网治理的认识
  3.谈谈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
  4.大数据相关
  【北京大学】
  一、简答
  1.什么是用户体验?有哪些用户研究的方法?
  2.把关人理论在新媒体语境下的适用性与发展
  3.什么是弱连接?谈谈弱连接对社会化媒体研究的最大贡献
  4.配额抽样与分层抽样的区别于相同之处
  二、论述
  1.对媒介融合的认识
  2.提出一个关于新媒体的研究议题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无知之幕、标题党、印花税、时务报、数字鸿沟、真理电影
  二、简答题: 大数据作为研究方法的特征、对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影响、危机传播的理论范式、网络媒介形态演变和不同网络媒介的传播特点;
  三、论述题:你看过的关于新闻客观性的文献,主要观点,你的认识,技术对大众社会的影响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
  一、名词解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带一路、ISIS、沪港通、Instagram、埃博拉、Buzzfeed 、刻板印象(sterotype)、Data Journalist 、媒介极化多元主义
  二、简答题
  1.简述乔姆斯基的舆论同化理论
  2.以媒介融资为框架,评价一家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方面的表现
  3.简要评述中国媒体在马航MH370失联后的表现
  三、评述题:近年来好莱坞电影越来越青睐中国元素,请从国际传播的角度分析好莱坞为何越来越青睐中国元素,以及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响
  【武汉大学】
  A.新闻部分
  材料-新闻真实,受众决定新闻内容
  简答:新闻和舆论的关系,新闻伦理问题
  论述:传统媒体转型,“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
  B.传播部分
  问答:
  1.大众传播的制度属性
  2.传播流研究
  论述:受众理论变迁
  材料-移动互联终端发现
  【武大新闻与传播专业】
  一、简答题
  1.什么是总体真实?
  2.为什么说在“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中,第一重要的是知情权?
  二、论述题
  1.结合报道实践,谈谈对新闻策划的认识。
  2.当前电视新闻娱乐化之我见。
  三、写作题
  1.“本地企业发展快,群众都坐着火车又回来了”
  2.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
  (消息具体内容略)
  1.根据上篇消息,写一篇新闻评析,500字左右
  2.根据上篇消息,配写一篇新闻评论,600字左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新闻传播硕士考研哪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