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浙大新闻与传播考研初试经验分享
今天浙大新传终于放出了拟录取名单,楼主很幸运能名列其中。新一年的考研征程马上开始了,偶有学弟学妹问到浙大新传的情况。网络上各处信息比较少,相比其他学校,也少有前辈抽出时间为学弟学妹指点一二。作为最近比较清闲的过来人,楼主对自己的两次备考之路稍作总结,算是记录两年来的曲折,也希望后来人少走弯路,事半功倍。楼主北方人,大学在重庆读某二本学校,本科学新闻学,毕业之后在媒体单位工作,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按部就班的话生活还算过的去,后来出于种种原因决定在职考研,开始打算考人大,觉得既然考就考个好点儿的学校,买到资料后又觉得很多朋友都在北京,特没劲,于是又重新选择,出于某些原因选定杭州作为落脚点,于是只有报考浙大。
第一次备考期间,楼主从五月份开始准备,因为工作等等原因,坚持了一段时间收效甚微,慢慢有点放弃,属于隔几个月想起来就翻翻书那种,后来到了考试报名阶段,有读研的朋友问你还考不考了,楼主才想起来还有考研这事儿。于是报名,又象征性地翻了半个月的英语单词,就这么稀里糊涂上了考场。考试过程很轻松,觉得时间很充足,题目很好答,就是分数出来后有点难看,政治62,英语53,专业课108&107,整整330分,楼主的浙大梦第一次破碎了。
不过楼主的研究生朋友和楼主在落榜的那个悲伤的夜晚一起分析了一下,觉得虽然分数有点惨不忍睹,但还不是无药可救。于是楼主痛定思痛,在同事朋友"丧心病狂","找个女朋友也能解闷","都是该生孩子的人了","就算考上了以后也不一定找得到这么好的工作","没法一起玩耍了"的杂七杂八的声音中,于 13年夏天毅然辞去工作,8月底只身去到杭州,在浙大紫金港校区开始了考研之旅。
有心的朋友会记得,2013年夏天的杭州就一个字儿,热。杭州又创下什么高温记录成了各档新闻节目的热门话题,全国人民一提杭州就觉得要中暑得吃块西瓜。教学东区有几间自习室是有空调的,但是美女太多楼主定力太差,所以楼主找了一间没人的自习室,为什么会没人呢,原因很简单,没空调。楼主就在这种冒火的气氛里用了一周的时间,彻底适应了新的生活节奏。
适应之后就进入了9月份,楼主开始第一轮复习。现将第一阶段作息归结如下:
早六点半起床,留出足够的时间磨蹭,七点半左右到自习室,先看英语单词,把陌生的易混易错的单词记到笔记本上,每天三章;任务完成后休息半小时,再复习专业课,做笔记,十二点中饭;中午天气太热,回住处休息,吹两个小时空调;下午两点半左右到自习室,过一遍上午笔记本上的单词,继续专业课,做笔记,到晚五点半收工;晚上不安排学习任务。
这个阶段看起来好像没什么特别,其实很重要,楼主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很庆幸,因为楼主这个时期几门课程的笔记做的非常详细,为后期复习节省了大量时间。
这样的复习节奏持续了一个月,楼主已经把主要的专业课过了一遍,而且居然觉得好像这样就可以了,所以放松了一段时间,中间因为某些原因,楼主决定静下心来把其他几门看起来很好搞定的课程,比如广告学、广电学、消息写作学等等全部仔细过一遍,所以大概在10月中旬,楼主开始了第二轮复习,另外这一阶段开始复习政治,作息如下:
早八点左右到自习室,只看笔记本上记的易混易错单词,每天过一遍,大概花去两个多小时;十点多开背第一阶段时做的主要专业课的笔记,一直到中午;午休不再回住处,改在自习室休息半小时,一点半开始看其他几门还没做过笔记的参考书目,一直到五点半;晚饭后在自习室背一点第一阶段的笔记,然后翻翻政治红宝书,到七点半结束。
记得好像到11份左右,楼主已经到了很孤独的境地:怕家人担心没办法发泄心里的压力;紫金港是工科的天下,文科被各种化学物理包围觉得自己弱爆了;以前的朋友也是十天半月才在网络上留个言什么的,总之楼主除了每天和食堂小姑娘说"这个菜那个菜",已经没有再开口的必要。这个时候楼主偶尔会怀疑自己的坚持到底值不值得,如此背井离乡如此千辛万苦,如果最后钱花光了学校也没考起,岂不是两手空空,可是楼主是个比较固执的人,出了问题就要解决问题,一个人待着会胡思乱想,所以楼主加入了一个考新传的QQ群,和同样奋斗在路上的朋友互相鼓励。现在看来,有人一起交流真的很幸运,因为今年浙大新传的考题里刚好有几道是在冲刺阶段时QQ群里讨论过的。
11月份算是第三阶段,英语依然是保持每天把陌生的单词过一遍,隔三差五地做做真题找找虐,政治依然在挣扎在选择题的泥沼里。楼主的专业课笔记已经大体竣工,复习基本上不用看参考书,除了常规的背诵之外,开始有意识的联系年度一些热点问题,试着做做总结,查查资料,补补笔记。
12月份进入到冲刺阶段,楼主联系到同考浙传的几个同学,大家互相鼓励,除了英语和政治按部就班外,同时也发现一些噩耗,因为楼主以为专业课的参考书目和一战时是一样的,所以二战的时候就没再确认,结果有同学说今年新加了一本书,楼主赶紧买来,花了一周时间做完笔记,接下来无意中在浙大小书店发现去年的参考书有了新版本,于是…死命做笔记,并且尽量把新的参考书和其他几门专业课的知识点融汇到一起,这是个相当大的工程,还好在考前一周算是大体完成。
就这样迎来考试。
考试的时候发现杭州地区报考浙大新传的考生是全部安排在两个考场里的,无形中增加了楼主的压力。政治和英语考的都不太满意,楼主给自己打出7分,因为楼主一直以专业课为复习重点,所以拿两场专业课考试来定胜负,第一场楼主时间没有安排好,导致最后半个小时还有四道大题没有作答,慌乱中甚至想要掷笔弃考,一想到几个月来的付出,还是硬着头皮写下了几个要点,给自己表现打6.5分;第二场楼主吸取教训,答题节奏控制的很好,终场前最后一分钟搁笔交卷,收拾东西走出考场,然后听到身后结束铃声响起。
2月19日,据说浙江发布考试成绩,楼主等了一上午无果,午睡两个小时,醒过来再查已经放榜。政治67,英语65,专业课117&133,总分382,,楼主当时有点小激动,很快就平复下来。3月14日,排名公布,楼主总分数第7,专业课总分前3,专业综合能力第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