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考研联考综合逻辑考点
必考考点一:除非p,否则q = —p→q例1:如果飞行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且飞机在起飞前经过严格的例行技术检验,那么,飞机就不会失事,除非出现例如劫机这样的特殊意外。这架波音747在金沙岛上空失事。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则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A)如果失事时无特殊意外发生,则飞行员一定没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且飞机在起飞前没有经过严格的例行技术检验。
(B)如果失事时有特殊意外发生,则飞行员是一定严格遵守了操作规程,并且飞机在起飞前经过了严格的例行技术检验。
(C)如果飞行员没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且飞机起飞前没有经过严格的例行技术检验,则失事时一定没有特殊意外发生。
(D)如果失事时没有特殊意外发生,则可得出结论:只要飞机失事的原因,不是飞机在起飞前没有经过严格的例行检验,那么一定是飞行员没有严格遵守操作规格。
(E)如果失事时有特殊意外发生,则飞行员没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或飞机在起飞前没有经过严格的例行技术检验。
【解析】正确答案D。题干翻译:—意外→(规程且检验→—失事)。
必考考点二:否后必否前;p或q规则;德摩根律
例2:今年以来,尤其是进入6月,房价环比出现上涨苗头,部分城市初现量价齐升的态势。于是,一些房企和中介开始着急而欢喜地喊:“楼市眼瞅要全面回暖了,快来买呀!”针对近期楼价回暖现象,经济学家指出要定量抑制过快上涨的房子价格,加大对开发商的违规处罚的力度且控制等待销售房源的数量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则可以推出下列哪项?
Ⅰ 如果加大对开发商的违规处罚的力度,就可以有效的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Ⅱ 如果不能加大对开发商的违规处罚的力度,或不能控制等待销售房源的数量,就不能有效的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Ⅲ 如果既不能加大对开发商的违规处罚的力度,又不能控制等待销售房源的数量,就不能有效的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Ⅳ 如果加大对开发商的违规的处罚力度,那么就不能控制等待销售房源的数量。在这一条件下,就不能有效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A)仅Ⅱ。 (B)仅Ⅲ。 (C)仅Ⅳ。 (D)仅Ⅱ和Ⅳ。 (E)Ⅱ、Ⅲ和Ⅳ。
【解析】正确答案E。题干翻译:抑制→(加大且控制)。
必考考点三:四个判断翻译
所有S都是P S→P
所有S都不是P S→—P
有的S是P 有的S→P
有的S不是P 有的S→—P
例3:毫无疑问,年龄低于18岁的人都不是教授。此外,众所周知,年龄低于18岁的人都没有投票权。最后,有些优秀人物是教授,有些优秀人物是拥有投票权的人,并且有些优秀人物是不到18岁的人。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基于此以下哪项必然真?
(A)没有正好18岁的教授。
(B)所有的优秀人物或是教授,或者有投票权,或者不到18岁。
(C)有些有投票权的人不是教授。
(D)有些教授既不是有投票权的人,也不是优秀人物。
(E)有些优秀人物既不是教授,也不是有投票权的人。
【解析】正确答案E。题干翻译:(1)
必考考点四:A→B的矛盾 A且—B
例4:甲说:除非所有的疾病都必然有确定的诱因,否则有些疾病可能难以预防。
乙说: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以下哪项断定,能准确表达乙的看法?
(A)有些疾病必然没有确定的诱因,但所有的疾病都可能加以预防。
(B)所有的疾病都必然有确定的诱因,但有些疾病可能难以预防。
(C)有些疾病可能没有确定的诱因,但所有疾病都必然可以预防。
(D)所有的疾病都可能没有确定的诱因,但有些疾病可能加以预防。
(E)所有的疾病都必然有确定的诱因,但所有的疾病都可能难以预防。
【解析】正确答案C。题干整理:—(—所有疾病必然有确定诱因→有的疾病可能不能预防)。
必考考点五:A→B的真假
A→B只当A为真B为假是假的;当A为假,B无论是真还是假,A→B为真;当B为真,A无论是真还是假,A→B为真。
例5:已知法学10级3班有36人,假定下列四种说法有两个为真,其余为假:
(1)并非法学10级3班所有同学都去过庐山。
(2)法学10级3班王芳和李娜都去过庐山。
(3)只有法学10级3班有人去过庐山,才能说该班张斐既去过庐山,也去过三清山。
(4)并非法学10级3班没有同学去过庐山。
依据上述假定及其给定条件,可知下列哪项一定为真?
(A)该班至少有三个同学去过庐山。
(B)王芳没有去过庐山,但是李娜去过。
(C)张斐和李娜去过庐山。
(D)王芳、李娜、张斐都没有去过庐。
(E)张裴去过庐山,王芳和李娜没去过庐山。
【解析】正确答案D。
必考考点六:假设法
例6:4个人玩游戏,在每张纸上写上1—9中的一个数字,然后叠起来,每人从中抽取2张,然后报出两数的关系,由此猜出剩下没有人拿的那个数字是多少。已知:
(1)A说他手里的两数相加为10。
(2)B说他手里的两数相减为1。
(3)C说他手里的两数之积为24。
(4)D说他手里的两数之商为3。
由此他们4人都猜出了剩下没有人拿的那个数字,这个数字是?
(A)5。
(B)6。
(C)7。
(D)8。
(E)9。
【解析】正确答案C。
必考考点七:加强论证找前提
论证题目解题关键:理清论证结构(找到论点与论据)。
找前提的检验方法:选项否定代入法。
例7:刀耕火种的农业需要烧掉数亩林木,把植物的灰烬留在地里为以后三四年的粮食丰收做丰富的肥料。但是,经过多次耕种的土地养分会被从土壤中滤掉,如此,地就变得太贫瘠以至于不适于继续耕种。所以需要通过刀耕火种的方法来开垦新的耕地,这个过程又从头开始。由于热带地区大部分农业使用这种方法,因此,这一地区的森林将最终被永久地毁灭。
上述论证以下面哪一项为假设?
(A)热带森林用刀耕火种的方法开垦过后不能很好地再生,以恢复原貌。
(B)其他农业耕作方法不像刀耕火种方法这样对热带地区的环境造成破坏。
(C)热带森林本质上缺乏为非这一地区所固有的农作物的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D)刀耕火种的方法特别适合于热带地区的农业。
(E)刀耕火种的方法在第一年能比任何其他方法取得更大的丰收。
【解析】正确答案A。
必考考点八:削弱论证否论点
例8:美国人鲍勃在批评朝鲜人权时说:“只要朝鲜放弃世袭且像中国一样实行对外开放,朝鲜人民的生活就会有较大幅度的改善。”
以下哪项最能质疑鲍勃的断言?
(A)美国人总是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别的国家,其实美国的人权状况也很差。
(B)朝鲜的世袭并没有影响朝鲜人民的生活质量。
(C)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不可以复制的,即使朝鲜也实行对外开放,朝鲜人民的生活也不一定有大幅度改善。
(D)朝鲜实行民主制度,同时实行对外开放,人民的生活可能日趋窘迫。
(E)在世袭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改善朝鲜目前的状况。
【解析】正确答案D。
必考考点九:加强或削弱论证中的对比(求异法)
有A 有B
没A 没B
这种情况是加强(A是B的原因)。
有A 有B
没A 有B
这种情况是削弱(A是B的原因)。
例9:某研究机构耗时9年,追踪调查6.3万名健康人士的饮食习惯,包括肉的消费量、肉类烹调方式以及肉类煮熟的程度等,研究小组按食用烤肉的量多少把研究对象分为5组。截至研究结束时,共有208人患上胰腺癌,他们大多集中在烤肉食用量最高的两组。因此,研究者得出大量食用烤肉更容易患胰腺癌。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研究表明,父母若有一人患胰腺癌,子女患该病的几率将提高30%。
(B)研究显示,长期食用煮食肉类和长期食用烤肉的人群相比,患胰腺癌的比例相当。
(C)调查数据表明,大量食用烤肉的人有98%都喜欢一边喝啤酒一边吃烤肉,并且常常熬夜。
(D)该研究中偏好半熟烤肉的人罹患胰腺癌的比例比偏好全熟烤肉的人高约60%。
(E)在该调查中,如果将调查对象增加到10万,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解析】正确答案B。
必考考点十:相似比较
推理结构、论证方法、逻辑错误相似。
例10:在昨天的议会选举中,保守派候选人获得了大多数选民的支持,而且投票赞成反污染法案的候选人也获得了大多数选民的支持,所以,在昨天的选举中,大多数选民肯定支持了投票赞成反污染法案的保守派候选人。
以下哪项中的推理错误与上述论证中的最相似?
(A)R认为土壤太湿的时候耕种会破坏土壤,S认为在湿地中插种会使种子腐烂,那么,如果他俩说得对,在土壤湿时耕地播种的人会破坏我们的土壤和种子。
(B)S说大多数孩子喜欢馅饼。R说大多数孩子喜欢果酱,如果他们说的都对,大多数孩子肯定喜欢有果酱的馅饼。
(C)只有今天不下雨,M才参加野餐,而只有M去参加野餐,S才会去参加,由于今天没有下雨,M和S都会去参加野餐。
(D)经常去这家饭店吃饭的多数顾客总会点鱼和蘑菇,所以,鱼和蘑菇肯定是这家饭店最常被点的菜。
(E)大多住在C地的人都是烹饪好手,由于大多数住在C地的人都喜欢美食,所以,C地的多数饭菜肯定可口。
【解析】正确答案B。
页:
[1]